执行工作是维护公正司法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事关胜诉当事人的“真金白银”,也是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最具体的环节。方正县人民法院紧密结合工作实际,不断探索新时代执行工作新途径,以户籍信息为突破口,成功联系被执行人父亲,使得本案执行完毕,促进矛盾实质化解。

曹某与我县一家电动车行的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玩起了 “失踪”,名下也无可供执行财产,案件一度陷入僵局。执行法官没有放弃,通过细致梳理曹某户籍档案,前往其户籍地所在村组,与村干部沟通了解情况,得到了其父亲的联系方式。通过与其父亲沟通得知,曹某早已前往大连市务工,更是于几个月前因刑事犯罪被羁押入狱。起初,曹某的父亲对法院执行工作存在抵触情绪,认为这是曹某个人的事情,不愿配合。执行法官耐心向其父亲释法明理,详细说明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法律后果以及可能对曹某个人信用、就业等带来的负面影响。经过反复沟通,曹某的父亲逐渐转变态度,并主动偿还了拖欠的款项。
在此次案件中,方正县人民法院通过户籍联系家属推进执行工作,并非简单的单线作战。在实际操作中,法院与公安、村组等部门建立了紧密的协作机制,形成强大的执行合力。公安部门协助提供准确的户籍信息和人员动态;社区、村组干部发挥熟悉当地情况的优势,协助法院开展沟通协调工作。这一创新举措不仅破解了执行难题,更让当事人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与力量。今后,方正县人民法院将继续探索创新执行方式,不断提升执行质效,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