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1992年来到法院工作,于2012年从事刑事审判。到刑事审判庭不久,就办理了一起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,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未成年犯罪,使我感触很深。
2012年5月下旬,我受理了一桩盗窃案,当事人叫程桂瑛,本该是个花季少女,本应该有着和其它同龄人一样的梦想,本应是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女孩,却早早的退学步入社会。在未满18岁就因涉嫌盗窃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,被检察机关以盗窃罪提起公诉,起诉书上写着被告人程桂瑛先后作案两起所盗金额1,500元。
一个还未成年的女孩为何会堕落到如此地步呢?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位花季少女过早的离开校园,一次次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呢?是不是她的家庭教育缺失促使其如此呢?带着一连串的疑问,我决定对该少女的家庭情况进行深入了解。
于是我和书记员小肖乘车去往松南乡东升村,在当地村民的引领下,终于找到她的家。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几间破旧的房子,室内也是些简陋的家俱,她的家人对我们的到访显得颇为吃惊。她的爷爷奶奶都年事已高,得知孙女的违法犯罪行为后,不禁老泪纵横,伤叹不已!一番深入的了解后,得知程桂瑛家是村中的贫困户,其父母常年多病,还得带病耕作,全家人一年的生活来源就靠几亩庄稼地来维持,平时家人疏于对她进行管教。家庭生活的艰辛,促使她过早的离开了校园,进入社会后,因为文化水平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,又交往了一些不好的朋友,久而久之,程桂瑛遂起了盗窃之心。
法亦不外乎人情,了解她的家庭生活经历后,庭审时我对被告人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进行多方面教育,程桂瑛不禁声泪俱下,深刻认识和反省了自己的错误,表示愿意接受法律对其的处罚,并且对被害人表示了深深的歉意。最后陈述时程桂英表示以后痛改前非,重新做人。
经过这个案子我结合过往卷宗发现大多数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,都是来源于单亲家庭,残缺家庭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许多不利因素,再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,近年来互联网的兴起和手机的普及,青少年轻易的就接触到暴力、色情等不良信息。因未成年心智尚未成熟,容易误入岐途,导致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。为了减少未成年人犯罪,我在做未成年审判工作时,考虑最多、感到最困难的就是如何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。有时一件小事,就会让一个孩子失去理智走向犯罪,害人害已害社会。我想,如果能让他们懂得是非善恶,防患于未然,那远比等他们犯了罪再挽救更有意义。
孩子是家庭的希望,祖国的未来。少年刑事审判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,我愿意与同志们一起共同努力,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!